“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是中国的一句名言警句,也是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一份珍贵记忆。这句话中的“犯我中华者”并不是指任何一个特定的国家或民族,而是指在中国领土、中华文明或中国人民利益面前,任何肆意侵犯、蹂躏的力量,无论这些力量来自哪里,无论这些力量采取何种手段,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何种罪行,都将受到严厉的制裁。这是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唯一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是对自身权益的捍卫,是对和平的维护,是对世界的警示。
这句话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历史中,最早出自《梁书》。这部历史经典记载了南北朝时期刘裕讨伐刘穆之时的故事,刘裕曾表示:“犯我水土者,虽远必诛”。后来的唐代诗人则进一步把这句话演绎成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意在强调中华文明的崇高地位。时至今日,这句话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国家利益,成为了中国人对于物质和精神双重保卫的一种信仰、一种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