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无法按照账面价值出售。因此,企业需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那么,如何正确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呢?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为使其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其预计可收回净现值相符,而根据固定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和大小而提取的账面价值减值。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做为资产减值损失的拨备。
二、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有两种方法:按照总体法和按照单项法。
- 总体法:即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同样的减值准备。
- 单项法:即对单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每个资产都应独立计算。
三、客观条件的发生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客观条件的发生和未来收益的减少。
所谓客观条件的发生,是指资产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资产损耗超过预期、固定资产所涉及的科研项目中已有同类型成果等多种情况,都是客观条件的发生。只有当客观条件发生时,企业才应该计提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四、企业会计核算的注意事项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是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计提的方法和核算的细节需要企业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确保准确财务报表的编制和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