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立秋,把秋天留在眼里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表示夏天正式进入末期,进入了秋季的前奏,是农历八月的第一个节气。古人根据气候、物候等条件进行文字创作和表述,创作出了大量描绘秋天的优美诗句。
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中写道:“黄菊开时白露降,到处秋山皆采黄”。这一段描述了开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到处都是满眼黄花及白露落在黄花上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个句子虽然简洁,但既表达了秋季的寒凉,又描绘出萤火的美丽,让人想象琥珀色的秋天伴随着点点绿色的流萤,静静地从眼前流过。
“秋思”是中华文化中的传统思想,多见于诗词歌赋作品中。王安石的《明月几时有》中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即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骨肉分离的感伤,是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主题。
迎立秋,让秋季的气息填满身心,感受秋季的诗情画意,让秋季在内心留个位置,一起慢慢品味。